小豆具有生育期短、適播期長、適應性廣、抗逆性強、耐瘠薄等特點和固氮養地作用。為充分發揮小豆在茬口銜接、提升土地產出質量效率等方面的優勢作用,促進農民增產增收,滿足市場需求,助力小豆產業提質增效,農業農村部小宗糧豆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,提出2023年小豆生產技術指導意見。
(一)加強輪作倒茬。做好茬口設計,避免重、迎茬種植。北方地區春小豆積極推廣與高粱、玉米、谷子、糜子、燕麥、蕎麥、馬鈴薯、蓖麻、向日葵等作物間隔3年以上的輪作制度,夏小豆加強與玉米、小麥、谷子等禾本科作物輪作;南方地區因地制宜做好春、夏、秋播茬口銜接。根據當地氣候、土壤條件,選擇通過國家或者省級登記、適合本區域種植、符合市場需求、保證安全成熟的高產品種。一般北方肥水條件好、積溫較高的地區可選生育期較長品種;地塊瘠薄、積溫較低的冷涼地區適合生育期短品種。機械化生產水平高的地區宜選擇株高75厘米以下、株型緊湊、直立、抗倒伏、耐密植品種。北方夏播區宜選擇適合夏播的優質品種。
(二)精細整地施肥。宜選擇土壤肥力和通透性較好、土層深厚的地塊。機械化精量播種的地塊要求精細整地,確保全苗。北方春播區秋整地,秋翻深度18—25厘米,春季及時耙耢、旋耕、耱平、打壟,秋翻秋起壟的地塊隨起壟隨鎮壓,秋季滅茬、春季起壟的地塊頂漿起壟、及時鎮壓;當土壤凍融交替之際,及早開展春整地,防止春旱造成土壤失墑和板結。北方夏播麥收后旋耕、翻耙,平整地面。結合整地播種做好肥力保障,北方春播畝施有機肥/農家肥700—1000公斤,有條件的增施根瘤菌肥和磷鉀肥,播種時畝施磷酸二銨7—12公斤,尿素2—4公斤,硫酸鉀5—8公斤作種肥。北方夏播和南方地區常整地時將有機肥、種肥一次性施入,在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,一般畝施尿素2—3公斤;根據地力水平,北方夏播畝增施磷酸二銨6—12公斤、硫酸鉀5—7公斤,南方畝增施磷酸二銨8—12公斤、硫酸鉀3—5公斤。有灌溉條件的地塊,適量隨水追肥。
(三)科學確定播期。依據品種生育期、地溫和土壤墑情確定播期。一般10厘米耕層地溫穩定在10℃左右、土壤含水量在15%—20%為宜。北方地區春播多為5月上中旬,夏播多為6月上中旬;南方地區春播適宜4—5月。晚熟品種適時早播,早熟品種適時晚播。春旱嚴重的山區、坡地、朝陽地塊,應適時早播,低洼易澇、平原地塊適當晚播。其中東北地區適宜播期為5月5日—5月25日,一般壟上開溝條播或機械點播方式播種,壟(行)距60—65厘米;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適宜播期為5月15至6月5日,一般平作,條播或者穴播的方式播種,行距45—50厘米;北方地區夏播多平作,行距40—50厘米;南方地區多平作穴播,行距40—50厘米。一般播種深度3—5厘米,每穴2—3粒種子。播后根據土壤墑情及時鎮壓保墑。
(四)合理種植密度。根據當地降水量、土壤肥力、灌溉條件等因素,確定種植密度。北方春播區一般早熟品種、低水肥地塊,每畝保苗1.5萬—2.0萬株;中熟品種、中等水肥條件地塊,每畝保苗1.2萬—1.5萬株;晚熟品種、高水肥條件地塊,每畝保苗1.0萬—1.2萬株。北方夏播區一般低水肥地塊,畝保苗1.4萬—1.6萬株;中等地力地塊,畝保苗1.2萬—1.4萬株;高水肥地塊,畝保苗1.0萬—1.2萬株。南方地區一般低水肥地塊,畝保苗1.3萬—1.5萬株;中等地力地塊,畝保苗1.1萬—1.3萬株;高水肥地塊,畝保苗0.8萬—1.1萬株。
(五)做好田間管理。及時開展水肥運籌,分枝期至開花期可噴施0.2%的磷酸二氫鉀和多元微肥水溶液1—2次,開花前期結合封壟可畝追施尿素2—4公斤,硫酸鉀2—3公斤。開花期遇到干旱及時灌溉,以防落花落莢,影響產量。適時開展病蟲草害防控,第一對復葉展開時,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;第一分枝出現之前,進行第二次中耕除草;開花結莢前進行第三次中耕除草。生育期注意防控根腐病、細菌性疫病、菌核病、病毒病、白粉病、地下害蟲、蚜蟲、紅蜘蛛等病蟲害。苗期病害可采用種衣劑包衣、藥劑拌種防治,或發病初期噴施、澆灌適宜藥劑防控;地下害蟲可采用毒餌防治;針葉禾本科雜草可選用適宜的高效低毒除草劑防控。注意科學用藥。
(六)因地制宜收獲。小面積種植的,可選擇80%以上豆莢成熟時,在早晨趁潮濕一次性人工收獲。大面積種植的,可在100%豆莢成熟時采用聯合收割機一次性收獲;或者在80%豆莢成熟時先采用機械割倒晾曬4—6天,再用機械撿拾脫粒。收獲后的小豆應避免著雨,及時晾曬、脫粒,含水量低于13%時入庫保存,注意防止豆象為害。
|